《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的发展新思路,对职业教育发展将产生深刻变革。科教融汇是“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必然选择。
一、科教融汇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制度设计
科教融汇是指科研与教育资源汇集聚合,科研与教育活动融合贯通,科研与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里的科研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的科研、教育因为目的和内容不同,科教融汇的内涵有别,汇集的资源与融合方式也有差异。就高职教育来说,科教融汇内涵包括:第一,科技研发融入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科技研发最新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实现知识更新,研究渗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构建“教学—科研—学习—实践”的融通架构。第二,科技创新赋能教育教学,改进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第三,教学促进科技创新目标的聚焦与落实,构建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源头活水的有机整体。其中,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师教学教的是科研产出的科技创新,教师科研研究的是教学所要使学生亟待掌握的产业界需要的科技创新。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是我国职业教育继产教融合政策之后的又一制度创新设计,对职业教育发展生态、范式都将带来深刻变革。
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科教融汇势在必行
一是服务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在服务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中发挥有力支撑作用。实施科教融汇将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专业建设,打通专业、科技创新和产业体系链条间的边界,优化专业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及资源配置体系,贴近现代科技产业发展新领域新业态,赋予专业新动能,开启新赛道。
二是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科研本身就是一种高效和有力的育人方式,特别是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引入科教融汇理念,让学生参与科研,通过分析、综合、实践、评价等深层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培养造就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如果说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那么科教融汇将真正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科教融汇的实践探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聚焦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技术创新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急迫需求,早在2018年就开始探索“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纽带,产科教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纽带、产科教融合”构建科教融汇新生态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理念,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聚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要求,探索出“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纽带,产科教融合”发展模式,形成教育与产业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建构职教发展新生态。
以平台为依托。各类科研平台是学校对接产业的窗口,也是学校服务企业的舞台。高职教育作为与产业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平台是实现科教融汇的载体。借助平台,学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可进入产业企业,同时产业企业的资源也能进入学校转化为教育资源。
以项目为纽带。项目是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重要抓手,平台为其提供窗口,项目是将其黏合的纽带。通过真实项目,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形成技术研发和技术技能教学的共同体。根据项目的目标、内容和意义的不同,项目可以分为科技研发项目、社会服务项目,也可以分为教学型项目、企业真实项目。
产科教融合。现代产业的高速发展,科技作用无可替代。传统的产教融合必须要充分考虑科技要素。因此,产科教融合是产教融合发展升级的新要求。它融产业、科技、教育于一炉,集生产、科研、教学于一体,以研为枢纽构建教—学—做—研的统一体,推进职业、平台和专业对接,岗位、项目和课程相融,真正实现产业、科技、教育三类要素融合发展。
近年来,学校实施“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纽带,产科教融合”发展模式,以“平台+项目+团队”为核心,探索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瞄准区域重点产业建设技术服务平台,多专业交叉组建创新团队,以项目为牵引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打造服务区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2019年作为全国唯一院校代表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经验做法,相关成果也获得2021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二)“专业群+平台”搭建科教融汇新载体
专业群是高职教育专业主动对接产业链、岗位群和知识链的重要载体。学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形成 “专业群+平台”协同发展格局。平台是专业群开展技术服务的载体,也是产业企业反哺专业群建设的通道。近年来,学校建成了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9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1个校级专业群。以专业群为依托,整合资源成立了11个特色产业学院,重点打造“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等9个产科教融合(下转第20页)(上接第9页)平台及15个应用技术开发团队,协同企业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为近80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校制定《“专业群+公司”实施管理办法》《“专业群+公司”项目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在专业群治理、“专业群+平台”、跨专业资源协同方面,探索形成系统治理办法。
(三)“课程+项目”创建科教融汇新方式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能。学校坚持以“课程+项目”模式深化三教改革,实施SRP(Student Research Program,学生研究计划),以企业真实项目黏合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学生,培养上岗即可用的人才。
学校每年组织项目遴选,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学生研究项目500余项,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结合,推动项目与课程互促、教学与科研互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团队,通过“做中学”“研中学”,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项目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标准。
总之,科教融汇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科教融汇也必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